因婆婆讓「兩家孩子一起養」,大兒媳暴怒:受夠了誰弱誰就該多幫
文/涵美一
01
多子女家庭中,最忌諱的是什麼?
父母太過偏頗,對孩子們不能一視同仁。
雖說有很多人都懂「父母要一碗水端平,不能過分偏心」這個道理,但真到了跟前兒,能有多少父母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呢?
當然,並不是說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到絕對公平,畢竟父母也是普通人,讓他們凡事都像有桿秤一樣丈量著去做,那樣也不太現實。但對父母來說,儘量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感受,盡力幫一幫這個,也扶持一下那個,不能總是忽略懂事、謙讓的孩子,也不能總覺得「誰弱誰就該多幫,誰有本事那誰就得多靠自己」。
很多時候,子女之間的不和,以及子女與父母之間的不睦,說到底,父母還是有一部分原因的。
父母如果不能對孩子們同等對待,總是讓某一個孩子一直忍、一直讓,總認為有能力的孩子就不用再操他的心、就可以不管他,那麼,長此以往,這個孩子不但心裡有氣,而且還會和他的兄弟姐妹鬥氣,如此一來,一家人之間別想著能和睦相處了,不鬧掰就算很不錯了。
02
讀者曉瑩,剛出月子還沒有四天,就因為偏心一事而大鬧了一場。
不過,偏心的倒不是曉瑩的父母,而是她的婆婆。
「按理說,我沒資格出面反抗的,畢竟也不是我的親媽,只要我老公看得過去,沒意見,那麼我就該繼續裝聾作啞。可我真做不到啊!我已經忍了好久,憋了好久,一次次地、眼睜睜地看著婆婆對我們家忽視!如果我老公沒娶我、或者他們兄弟倆都沒結婚成家,那婆婆想怎麼偏心,我看不到、也管不著,可我既嫁了過來,不能兩個兒媳的待遇,差那麼大吧?一個寶貝的要命,一個連管也不管,我又沒惹著婆家,憑啥要這樣對我呀?我真是當初該聽我母親的話,不嫁兩個兒子的家庭,太苦了!」
為什麼曉瑩會那麼大的怨氣呢?
還是要從她的孩子說起。
三天前,曉瑩這邊剛出月子,那邊她婆婆就表示要回縣城老家,不然,回去的晚了,曉瑩小叔子和弟媳兩口子還要繼續請假,他們倆都扣工資、掙不到錢就算了,倆孩子也都照顧不好,畢竟春季是疾病的高發期,一個不小心可能孩子就會感冒了。
至於曉瑩這邊,婆婆的意思是,她都生了一個,這二胎肯定自己都會照顧了,再者,她的產假還有好久,等她產假結束,剛好她弟媳(是個老師)也放暑假了,婆婆正好可以過來繼續幫她帶孩子了。
看到婆婆安排的頭頭是道兒,曉瑩有些不滿,一胎婆婆就幫著照顧八天,如今她生了二胎,婆婆還那麼惦記小叔子的孩子,這偏心的真是太明顯了!小叔子的倆孩子都那麼大了,婆婆還擔心照顧不好會生病,她呢?她的二胎也才滿月,難道不比小叔子的倆孩子更值得精心呵護嗎?
曉瑩越想就越是生氣,正當她打算說幾句時,不知是不是看出了她臉色不對勁,丈夫大輝搶先一步開了口,「媽,您就在我家再幫一段時間吧!小威的倆孩子,小的那個秋季都能上幼兒園了,比我家的這個都好照顧多了!你給小威說一下,讓他和麗麗(弟媳)溝通溝通,讓他岳母先幫他看幾個月孩子不就行了?」
或許是沒有想到自己兒子會這麼說,曉瑩的婆婆先是沉默了一下,繼而稱,如果不同意她回去,那想要兩家孩子都顧上,就只有一個辦法了。
「讓小威岳母幫忙也行,不過只負責接大的那個放學,至於小的那個孩子,我得帶著來你們家!就是兩家的孩子一起養!到時幼兒園估計也得在你們這上。你看,你們二胎是個男孩,小威的孩子也是男孩,在一起也沒什麼不方便的!到時吃穿用住所需的費用,讓小威兩口子給你們不就行了?你們不知道,麗麗媽都沒怎麼帶過那倆孩子,而且人家也有孫子、孫女要照看,讓她一下照顧倆,她肯定不願意的,到時,真是沒人幫忙,那小威和麗麗還怎麼過啊,他們壓力那麼大,不竟是給他們添亂、讓他們鬧矛盾的嗎!」
聽到婆婆這番話,曉瑩覺得自己再也忍不了了。
婆婆處處都替小叔子和弟媳著想,可曾替她和她丈夫考慮過?
當初她結婚,婆婆稱小叔子結婚早,給小叔子辦婚事時費用超了預算,以至於手裡沒有多少錢娶她,不僅如此,婆婆又是嘮叨自己和公公養大倆兒子的不易,又是說小叔子沒曉瑩丈夫有能力,既然曉瑩嫁進來就是一家人了,那希望她和丈夫能讓一點,別讓公婆兩個老的太難辦。
總之,婆婆說了那麼多,就是想少給點錢,她彩禮沒給就算了,連房子的首付也沒給夠,扔下了十萬後,以兜里沒錢為由再也不管了。
如果說房子的事,曉瑩還可以忍一忍,畢竟嫁給丈夫前,她就知道兩個兒子的家庭不可能處處都一樣置辦,再加上她父母給了她一些錢,湊夠了首付,她覺得自己也算滿足,但對孩子,婆婆的做法,曉瑩感覺自己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
她第一胎還沒十天時,婆婆聽說小叔子的大兒子發了高燒,先是給她道了歉,稱不能留下幫她,接著又解釋,說小叔子兩口子如何不爭氣,在老家小縣城過得如何艱難,讓她理解一下、大度一點,就辛苦她母親幫一下,等以後有時間,一定會過來照顧她和孩子。
想到婆婆一個人要幫倆兒子照看孩子,實在是分不了身,曉瑩便很爽快地讓婆婆走了,她本以為婆婆能像所說的那樣,有時間了就會來幫她,可一直到去年秋天,她女兒上了幼兒園,婆婆也沒出面幫過她,這期間,很多次,不管是她還是她丈夫問婆婆,啥時候能來幫忙,婆婆總是能找不完的藉口,而每次,總是少不了「小威兩口子沒你們有能力,過得也沒你們好,你們就讓一下,讓我幫幫他。」
眼下,曉瑩有了二胎,還未讓婆婆幫一下,婆婆又是以前那老一套的說法,又拿小叔子兩口子過日子難來說事兒,曉瑩當真覺得自己是氣不打一處來,瞬間就暴怒了。
「媽,您能不能替你大兒子考慮一下?他在這城市過日子就不難?他丈母娘難道就沒有孫子要照看?他要是沒人幫著帶孩子,難道就不會和他老婆吵架、鬧矛盾?這年頭兒,誰日子過得容易?誰壓力不大?您能不能改一改啊!接二連三的偏心,一說,就是您小兒子小、過得不好,壓力大,得多幫著點,我們作為老大就要多體諒一下、多讓一下!憑什麼啊?他們過得不好,是他們自己不努力,又不是我們造成的,憑啥要我們多讓?都是一個爹娘所生的,大家過成什麼樣,全憑個人本事,媽,您怎麼就那麼的偏心呢!我真是受夠了誰弱誰就該多幫!照您的說法,人家有能耐的就活該自己扛、活該累死嗎!我告訴您,您要帶著您小兒子的孩子來我家幫忙,還讓兩家孩子一起養,我是絕對不同意的!您大兒子不好意思反駁您,我可不怕!沒有您這樣當媽的!」
見曉瑩動了怒,自己的兒子在一旁也不吭聲,婆婆嘆了一口氣後,直言她也沒辦法。
「那個,瑩瑩,我知道以前也沒少辛苦你母親,你看,我家倆兒子,我一個老婆子不能都顧得上。幫你就幫不了他,幫他就顧不上你,要不讓兩家孩子一起養,那還有啥辦法呢?我明白你和大輝在這城市壓力不小,但說實在的,你們倆工資畢竟高點,不像小威和麗麗,工資就那三四千,他倆的加一起都比不上你倆任何一個人的工資!不僅如此,他們還要養倆孩子,還都是男孩,看在你們比他們過得好的份上,你就體諒一下媽這個老婆子,別逼我了吧!」
聽婆婆這樣說,曉瑩覺得既無奈也可笑,合著是她不懂事、讓婆婆為難了?婆婆拋下她和丈夫不管、去管小叔子和弟媳時,沒見如此為難,如今讓幫幫她、暫時不管小叔子兩口子就那麼的難辦了?
「算了,媽,您就回去幫您小兒子吧!我不逼您!不過,我有句醜話要說在前頭,您幫誰最多,以後養老時可得要多指望誰呀!到時希望您可別再拿誰窮誰有理、誰弱誰就該多幫那一套說事兒了!」
說完這些,曉瑩便去了臥室,任憑婆婆在客廳發牢騷,說她拿養老威脅、太不尊重老的了。
當然,婆婆最終還是離開了。
而曉瑩,雖然丈夫承諾會多幫著分擔,但她心裡始終不是滋味兒。
03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做的不公平,孩子都是能感受到的,不是說他一直不吭聲,就代表他不計較、沒有事,也不是說他懂事,就意味著他就該一直讓。
多子女家庭中,父母最不應該做的就是:讓一個好說話的、脾氣好的、不爭不搶的孩子,一直忍、一直讓,而從不替他考慮什麼。
做父母的,如果看哪個孩子懂事、孝順、過得好,就越是忽視、不在乎他,那麼,長此以往,真是把這個孩子逼急了,那最終苦的也只是父母罷了。
因為,被父母一直忽視的孩子靠自己會越來越好,而父母,把孩子「推遠」了,就失去了一個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