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颱風痛失3兒子!8旬父拾荒6年「為子還債344萬」,「臨終前遺言」讓無數人淚崩

662

在當今社會,許多人欠債不還,經歷過的人都知道,現在欠錢的人就是「爺」,要債時還得說好話哄著

然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 八旬老人替去世的兒子們還債的感人故事

吳乃宜老人一家世代生活在海邊,以出海捕魚為生。

吳乃宜有四個兒子,全都已經娶妻生子,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生活平淡幸福。然而,2006年夏天的一個超強台風「桑美」改變了這一切。

這場台風不僅打沉了兒子們用積蓄和貸款買來的漁船,還 奪走了吳秀柱、吳秀本、吳秀遠三兄弟的生命,只有二兒子吳秀全幸運地活了下來得知耗的吳乃宜老人和老伴悲痛不已,吳乃宜老人更是多次因打擊過大而暈厥。

台風過后,許多人拿著欠條上門要債,飽受喪子之痛的吳乃宜老人沒有哀聲連連,而是向要債人們承諾: 自己一定會想辦法替兒子們還錢

拿到三位兒子的人身和船只保險賠款共24萬元后,吳乃宜老人立即去信用社還貸。打撈起的漁船賣了30萬元,這筆錢也全部用來還債。面對兒子們欠下的80多萬元債務,有人勸吳乃宜老人說,三位兒子已去世,不還債別人也無可奈何,況且法律上沒有兒子去世后父親償還債務的規定,但吳乃宜老人堅決替兒子們還債,不做欠錢不還的人

巨額債務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艱難。雖然家里還有二兒子吳秀全和兒媳,但吳秀全因海難落下病根,還要照顧去世兄弟的孩子,夫婦倆負擔重,只能外出打工還債。

吳乃宜老人每月靠幾百塊錢低保費生活, 強忍病痛堅持下地勞作,種作物換錢。他經常從住的柳隴山下到海邊沙灘拾荒,日復一日撿飲料瓶、易拉罐,有時撿一大筐也只能賣幾塊錢。

他和老伴還一起織漁網,但兩位老人年紀大,眼睛花、手腳慢,兩三個月才能織成一片網,賣300多元。

還債的六年里, 吳乃宜老人節衣縮食,每天只吃稀飯和青菜,穿的衣服破舊。好心的鄰居偶爾送點飯菜小魚蝦,但吳乃宜老人堅持節儉。他抽便宜的水煙,病痛纏身也忍著不吃藥,實在受不了才花幾塊錢打一針。他和老伴一點一點攢錢,每次攢夠50元、100元就讓兒媳拿去還債。田曉玲每次接過老人遞來的錢,心酸不已,覺得自己沒能讓老人享福,還讓他們辛苦還債。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吳乃宜老人靠自己的堅持,堅定地走在還債路上。後來,他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在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下,吳乃宜老人一家還清了所有欠款,還蓋起了新房。吳乃宜老人感激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不然還不知道要熬多少年。

不用再被欠款壓得喘不過氣,吳乃宜老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家里靠養雞和捕魚收入也增加了。但還沒來得及享受好日子,吳乃宜老人病倒了。2013年9月,他突感不適,去衛生院開藥不見好轉。二兒子硬帶他去醫院,查出是尿毒癥晚期。醫生說因為病拖得久,加上營養不良,腎臟基本壞了。

此時的吳乃宜老人80多歲,年紀太大,醫生不建議換腎,只能靠血透維持生命。吳乃宜老人不愿留在醫院,回到家中。

2014年1月19日凌晨,吳乃宜老人離開了這個世界。臨終前,他囑托兒子照顧好老伴, 做人要誠信,要講良心,還要謝謝那些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

吳乃宜老人用行動詮釋了「誠信」二字。在這個社會上,多少人為了逐利放棄誠信,但吳乃宜老人用自己的故事告訴人們,誠信也可以用最質樸的方式彰顯。八旬老人承受喪子之痛, 為守信用替子還債,用瘦弱身軀支撐家庭。他的可貴誠信和品質,值得每一個人學習。「誠信老爹」的稱號,他擔得起。